1月17日拍攝的??吭诤戏收镜腒8525次列車。新華社記者 陳諾 攝
新華社合肥1月23日電 題:中國繁忙春運中的“慢車”
新華社記者陳尚營、陳諾
面對面的座位、可以推起的車窗、壁掛的老式溫度計......伴隨著車輪碰撞鐵軌的“哐哐、哐哐”聲,每天下午4點20分,K8525次普速列車準時從安徽省合肥火車站開出。
在被稱為“全球最大規(guī)模人口遷徙”的中國春運中,這已是不常見的一幕——盡管類似的火車曾是春運的絕對主角。因為車身的主體顏色是綠色,人們更習慣稱呼它“綠皮車”。
以安徽所在的長三角地區(qū)為例,這里創(chuàng)造了中國近四分之一的經(jīng)濟總量,高鐵里程突破7000公里。春運40天時間里,長三角地區(qū)預計開行列車1200多對,其中高鐵動車組占94%,但仍然保留了70多對綠皮車。
繁忙的春運中,高效省時是很多人出行追求的目標,為何還要保留一定數(shù)量的綠皮車運行?
在K8525次列車上,能找到答案。
1月17日,K8525次列車的列車長趙李陽(中)與小乘客一起向乘客贈送年節(jié)禮品。新華社記者 陳諾 攝
這趟車從安徽省會合肥到省內(nèi)第二大城市蕪湖,其間經(jīng)停3站,全程近4個小時,平均時速約60公里。如果選擇坐高鐵,最快只需37分鐘。
“高鐵是快呀,但到我家不方便?!背丝秃岬麕е?歲的女兒羅毓萌回老家。在合肥工作的胡俞蝶,老家在廬江縣龍橋鎮(zhèn)——K8525次列車??康凝垬蛘倦x她家不遠。
龍橋站是一個四等小站,每天只有兩趟列車經(jīng)停。但春運高峰時,每天有200多位乘客上下車。
“老家比較偏,我要是坐高鐵到縣城,還要坐1個多小時汽車才能到家?!焙岬f,從龍橋站下車,離家就很近了,“家門口上下車,票價只要10塊5毛錢,方便實惠”。
K8525一共4節(jié)車廂,滿載400多人,始發(fā)站就售出了一半多的座位。乘客們面對面坐,回家過年的喜悅寫在每個人臉上。雖稍顯擁擠,但大家一路說說笑笑,車廂里很熱鬧。
和他們聊聊才知道,大家選擇這趟車的理由很多。
它是進城務工人員方便實惠的“通勤車”,是沿線村民賣貨的“順風車”,還是一些鐵路迷的“打卡車”。年關近了,又是很多人的“探親車”“返鄉(xiāng)車”。
丁老師是這趟車的???,“這趟車票價最低3塊,全程也就22塊5毛錢。我跨城上課,只坐一站,算下來比高鐵、大巴劃算?!彼鹗种?,算起細賬。
合肥到蕪湖,直線距離不過140公里。列車長趙李陽說,為了方便接送小站的乘客,K8525先南下再東上,差不多繞了100多公里的路。每天清晨,這輛車會從蕪湖返程,為了方便旅客,中間經(jīng)停的站點增加到了4站。
“早上那趟車更熱鬧,車廂里不少扁擔、菜筐?!倍±蠋熣f,夏天的西瓜、秋天的螃蟹、冬天的冬筍......沿線農(nóng)民趕早進城賣菜,清晨6點出發(fā)的列車成了四季無休的移動農(nóng)貿(mào)市場,“有時候在車上,菜就被其他乘客買光了?!?/p>
在趙李陽看來,綠皮車的機動性和靈活性強,經(jīng)停小站,主要是為了方便偏遠地方的人們出行,具有公益性,“我們要盡量照顧到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”。
2020年8月,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出臺的《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(guī)劃綱要》明確提出,構(gòu)建現(xiàn)代高效的高速鐵路網(wǎng),形成覆蓋廣泛的普速鐵路網(wǎng)。
1月17日拍攝的配有春節(jié)飾品的K8525次列車車窗。新華社記者 陳諾 攝
在龍橋站,很多人下了車,也有不少人上車。61歲的柯桂金用一根竹竿當作扁擔,一頭挑著紅色塑料袋,另一頭則是到她腰部的白色編織袋,在列車員的協(xié)助下上了車。
“去兒子家過年,這是給他們帶的年菜?!笨鹿鸾鹫f,里面有雞蛋、自家養(yǎng)的雞鴨鵝、地里剛摘的青菜......“一些是花錢也不好買的”。
柯桂金的兒子大學畢業(yè)在蕪湖安家,柯大姐的人生也多了一站,K8525成了她的“探親車”。她用的是老年手機,不會用購票軟件,不過這趟車滿員的時候不多,可以到站買票?!斑€好有這趟車,要不然我拖著大包小包去縣城坐高鐵,很麻煩?!?/p>
2025年春運期間,中國全社會跨區(qū)域人員流動量預計將達到90億人次左右,鐵路客運量有望突破5.1億人次,均創(chuàng)歷史新高。
“它不是速度慢,而是愿意等?!睆谋本3虂砗戏矢嚨幕疖嚸詮堊佑暾f。這個一出生就趕上中國鐵路大提速的“00后”,能一口報出這個早他一個時代的老火車的車頭型號、車底尺寸。
誠意還體現(xiàn)在這趟車的服務上。趙李陽介紹,2025年春運,車上新增了可以免費借用的充電寶,還配備了愛心小板凳,出行高峰時供乘客使用。讓很多“熟客”開心的消息還有,新的空調(diào)車底即將入列,冬冷夏熱的體驗將成為歷史。
責任編輯:祁夢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