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,亚洲综合第一页,亚洲精品AⅤ在线观看,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

  • <td id="lqx0q"><span id="lqx0q"></span></td>
      安徽省重點新聞門戶網站 安徽青年報官方網站
      當前位置:安青網>安徽網事 >正文

      安徽省現有196條古道42座廊橋 皖南一批古橋古道將迎新生

      2025-06-23 11:50:32   來源:安徽商報

      走沉寂古道、探古橋神韻、賞山野美景、住鄉(xiāng)間民宿、品地道土菜......已經成為越來越多游客的心頭好。6月22日,安徽商報、元新聞記者從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,我省將加強古橋古道的保護力度,加快推進呈坎環(huán)秀橋橋亭等修繕工程,實施徽州古道西線(櫸根嶺古道)搶險加固工程。未來,我省將把古橋古道打造成展示安徽歷史文化的重要窗口,持續(xù)打造文物主題游徑。

      初步探明古橋古道“家底”

      近年來,我省高度重視古橋古道保護工作,在推進古橋古道資源調查、維修保護、展示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績。據初步調查,我省現有廊橋42座,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座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7座,主要集中在黃山、宣城、池州、安慶4市13縣(區(qū))。截至目前,我省已完成全省古橋資源野外調查,正結合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,有序開展資料整理工作,同時實施安徽省廊橋保護三年行動。

      在全省古道資源專項調查方面,經調查發(fā)現,我省現有古道196條,總長約1500公里,分布于13個地市。主要包括黃山市67條、宣城市56條、安慶市29條、池州市16條,占全省古道總數的85%以上。其中,萬里茶道正在進行申遺工作。

      西遞永濟橋等古橋古道將迎新生

      作為一種歷史符號,古橋古道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、歷史價值、社會價值和生態(tài)價值,一經毀壞,不可再生。對此,我省近年來投入7800余萬元財政資金,修繕屯溪鎮(zhèn)海橋、呈坎環(huán)秀橋、寧國東山渡橋等,保障古橋的交通功能;完成休寧登封橋安防工程和歙縣北岸廊橋消防工程,強化預防性保護;實施北岸廊橋、高陽廊橋、桃源廊橋等一批廊橋維修項目,夯實廊橋保護基礎。實施黃山登山古道及古建筑修繕工程,完善消防、防雷等配套設施;完成東至縣徽州古道西線修繕工程,修復櫸根關古徽道沿線4座損毀古亭。推進郎溪縣徽杭古道——古徽道東線郎溪段保護修繕和石臺縣仁里鎮(zhèn)永豐村處嶺古道修繕項目,加強環(huán)境整治。推薦12座古橋、2條古道升級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,提升保護級別。

      下一步,我省將建立安徽省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聯席會議制度,加快推進呈坎環(huán)秀橋橋亭、西遞永濟橋、箬嶺與旌歙古道——水口橋、桃源廊橋、弦歌里廊橋等修繕工程,實施徽州古道西線(櫸根嶺古道)搶險加固工程。同時借鑒浙江、四川等省份的優(yōu)秀做法,保障古橋古道的修繕資金,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開發(fā)利用。另外,加強與中國科大、安徽大學、安徽建筑大學等高校合作,注重古橋古道的安全監(jiān)測,完成黃山登山古道及古建筑消防工程、修復立馬亭。

      古橋古道或成展示徽文化窗口

      古橋古道承載著歷史記憶與鄉(xiāng)愁,特別是古道,其誕生常常圍繞著古代生產生活所需,如鹽、茶、絲綢、瓷器以及藥材等。翻開歷史,古道源源不斷地向沿線百姓提供物品,繼而又延伸出許多支線,形成了一條四通八達的古道網,造就了無數商業(yè)重鎮(zhèn)和繁華村莊。隨著時代的變遷,古橋古道不僅成了現代人追憶鄉(xiāng)愁的一個重要載體,也漸漸成為人們開展戶外休閑、養(yǎng)生和運動的重要場所。

      我省近年來依托祁門紅茶開園節(jié)、2024“一帶一路”國家駐華使節(jié)自行車系列賽、祁門紅茶“茶王賽”等趣味茶事活動,推出“祁紅茶鄉(xiāng)風情游”,上榜全國茶鄉(xiāng)旅游精品線路,持續(xù)助力我省萬里茶道申遺。依托大洪嶺古道、祁紅古道等文化資源,祁門縣重修祁紅古道捍桿嶺段,開發(fā)古茶園,重點打造“大洪古道·閶江源”生態(tài)旅游區(qū),吸引上海、南京、無錫等地背包客觀光旅游,帶動當地農民增收。滁州市清流關古道入選2024年度中國“最受歡迎古道”名單;績溪縣徽商古道——徽杭古道被評為中國十大徒步古道、華東第一精品徒步線路等。我省相繼推出“道行天下”安徽古道、“煙雨彩虹”安徽古廊橋、“不如吃茶去”茶文化等文物主題游徑;歙縣、休寧等地定期在廊橋周邊開展大刀燈、板凳龍舞等民俗活動,漾潭橋成為熱門民宿“三棵樹”微景區(qū)網紅打卡點;休寧縣連續(xù)4年在拱北廊橋旁舉辦菊花節(jié);黟縣推出“廊橋 ”文物主題游徑,并設計了豐富多彩的農、文、旅系列活動助力鄉(xiāng)村振興。

      下一步,我省將創(chuàng)新舉辦文化和自然遺產日、國際博物館日安徽主場系列活動,持續(xù)打造文物主題游徑,并結合寫生、攝影等文化活動,將古橋古道打造成展示安徽歷史文化的重要窗口。(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姜志遠)

        責任編輯:祁夢寶

        免責聲明: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:“安青網-安徽青年報”或“安青網”LOGO、水印的文字、圖片、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。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與安青網聯系。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網觀點,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